疫情的影响下,CBA俱乐部面临外援陆续离去的困境,这一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这些球队究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呢?
部分外援离队已成事实
受疫情影响,CBA赛事被迫暂时停摆。各支队伍仅知晓比赛最早将于4月1日重启,然而具体何时能够恢复,尚无确切信息。此外,部分球队近期面临的一大难题便是外援接连离队。
近期媒体报道指出,本赛季效力于江苏队的詹金斯、南京同曦队的亚布塞莱、深圳队的拜克斯、浙江广厦队的韦伯斯特以及北控队的斯隆,均已转会至他国联赛。尽管CBA相关球队尚未对此作出明确表态,但外援离队的事实已不容置疑。
北京青年报报道,不少外援选择退出CBA的关键因素在于,他们所签订的并非是全额保障的合同。在本赛季,新签约的外援均持有非全额保障的合同,他们需在完成至少20场比赛或是在球队效力满两个月后,合同才会自动升级为全额保障。非完全保障的合同导致薪酬偏低,故此类外援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意愿等待联赛重启,他们更倾向于迅速寻找新的职位。此外,一些外援对疫情可能带来的个人健康风险感到忧虑,这同样是他们不愿继续参加CBA比赛的重要原因。
涉及外援离队问题的教练表示:“目前我们对外援的安排并无额外计划。联赛何时重启尚不明朗,自然无法对外援作出明确承诺。外援有自己的考量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他们视篮球为谋生手段,不太可能无限期地等待下去。”
转为全额保障性合同留住球员

那些已经签订全面保障性合同的外援,在赛季进行过程中离开CBA的可能性极低。一位来自南方球队的总经理这样分析道:“我们队中的外援不存在此类问题,因为他们都拥有赛季保障性合同。近期我们通过微信保持联系,他们还分享了一些在美国的训练视频。同时,他们对当前的疫情形势也表示了理解。”
实际上,针对部分外援提前解除合同的情况,我们已经制定了众多应对措施,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新规,从而使球队在留住外援方面拥有更多可能性,同时为外援提供了更广泛的自主权和操作余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其中至关重要的两点规定如下:首先,若外援因疫情原因与球队解除合约,球队在赛季中注册的新外援人数,将不计入更换外援的次数之内。其次,对于继续执行的外援合约,球队有权与外援签署补充协议,对双方所签外援合约的赛季薪资及支付期限进行调整。
重签新外援还有些时间
然而,尽管球队在此联赛间歇期间失去了原有的外援支持,联赛组织方仍会在联赛恢复前至少提前21天向球队发出通知。这意味着球队有充足的时间来寻找并签约新的外援。然而,一位经纪人士指出:“在这短短的21天里,球队需要完成签约、办理相关手续,以及安排外援来华等众多环节。这样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凑。只有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才有可能确保签约成功。”
因此,尽管部分外籍球员已经离队,这无疑给CBA球队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但一旦联赛恢复的日期得以确定,球队仍能把握住一定的时间窗口来操作引进新的外籍球员,尽管这需要他们和时间展开一场竞赛。与此同时,球队还需面对新外援加盟后可能出现的诸多挑战,包括时差问题、调整身体状况以及适应球队战术风格等一系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