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CBA外援政策的调整,旨在平衡商业利益与本土球员成长,着眼于中国篮球整体发展。中国篮协竞赛部一位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表示了这一观点。
最近,新赛季CBA外援政策调整的消息,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2014到2015赛季的CBA联赛,虽然外援每节上场的总人次保持不变,但规定第四节只能安排一名外援上场。
一点波澜就掀起了无数讨论,这项或许能重塑联赛版图的措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就连业内权威人士和广大球迷,也都能想到那些依赖外援取胜的队伍,必定会因政策的调整,承受不小的冲击。
上赛季的冠军北京男篮,即马布里和莫里斯搭档的队伍,在最后一节表现出色,这对球队再次夺冠至关重要。然而,在第四节仅剩一名外援的情况下,他们卫冕的征程可能会异常艰难。
倘若第四回合确实限制双外援,那么北京队将承受一定冲击,不过他们必定会想出破解这些规定的策略。
新政策肯定会有一些人从中获利。大家都知道,山西队很有可能会凭借这个机会成为冠军争夺者,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土球员能力不俗,另一方面是拥有亚洲外援阿巴斯。按照中国篮协的规则,亚洲外援能够当作本土球员对待,所以山西队在第4节场上,实际上可以派上两名外援同时比赛。
东莞队的主教练戈尔直言不讳,认为三外援的规则存在一些问题,但现在如果出现第四节单外援的情况,那么对于像山西这样有三外援的队伍来说,将更为有利。
事实上,北京男篮虽然在新外援政策下受损,山西男篮则因此获益,他们对于这项政策的评价,本质上都是基于自身俱乐部利益的考量,但若从中国篮球的整体发展以及长远规划来看,这项新政策依然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人们普遍知道,在去年的菲律宾亚锦赛上,中国男篮遭遇了重大挫败,除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外,国内联赛被外籍球员主导,也被众多教练视为中国篮球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关键因素。

姚明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谈到,外籍球员的才能在我国竞技环境中过于突出,导致本土选手得分变得容易,当国内选手适应了这种步调,再面对需要自主掌控比赛的局面,便会感到难以适应,他表示,虽然明白外援能让赛事更加引人入胜,但本土选手的水平下降同样值得关注。
现任中国男篮的教练宫鲁鸣,在重新执教后也谈到了这个议题,他同样觉得,联赛中对外籍球员的运用不妥当,确实会对本土球员的进步产生不利影响,其实联赛表现和国家队的成绩并不冲突,这两者应当共同进步,我们也期望国家队的实力更强一些,以此来推动联赛水准的提升,而联赛更加精彩,也能够为国家队提供更多有潜力的球员。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
今年斯坦科维奇杯赛事落幕之后,宫鲁鸣又提及了该议题,他表明,国家队成员之所以进步迟缓,主要缘于CBA联赛广泛征用外籍球员,导致他们获得的上场锻炼时机相当有限。
此次,中国篮协专门针对外援主导联赛的状况进行改革,意图通过制度层面,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平台,助力他们进步,并推动国家队队员的更新换代。该方案是在管理层会议上达成共识的,既考虑了赛事的娱乐效果及商业价值,也增加了本土球员的出场次数。竞赛部一位负责人表示,有人认为引进慈世平和哈灵顿等优秀外援,并调整外援规则会对联赛造成不利后果的看法,这位负责人强调:“我们是以中国篮球的整体发展考虑的。”
中国篮协调整外援规则的本意是积极的,然而其中也暴露了一些考虑欠妥的问题。亚洲外援政策规定第四节只能派上一名外援的新规,确实引发了矛盾和不公,并且与培养本土球员的目标背道而驰。近些年,不少俱乐部业绩出现反常起伏,主要源于外援规则的变动,山东与上海就曾凭借“三外援”规定迅速崛起,不过随后的赛季都跌入困境,天津在上一个赛季首次闯入季后赛JRS直播网,同样得益于三外援政策。
中国篮球若想再次称霸亚洲,仅仅调整外援政策是远远不够的,现行政策仅仅是对国内联赛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一些小幅度修正,中国篮球要实现健康稳定发展,仍需面对许多挑战。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杨屾 实习生 陈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