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7日,过去一年在NBA未能获得新合同的JR·史密斯,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他在CBA效力时期的旧照片,并提到:“在CBA联赛中,他作为替补球员曾单场砍下60分,32场比赛的平均得分接近35分,这一出色表现使他赢得了‘中国乔丹’的称号。”而在2011-2012赛季,浙江队与青岛队的比赛中,JR的出色表现成为了他在CBA的代表作。

那段时间的情况大致如此,NBA的劳资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导致11-12赛季出现了短暂的停赛。为了赚取更多收入,许多NBA球员产生了去海外打球的想法,其中就包括JR·史密斯。与此同时,肯扬·马丁和威尔逊·钱德勒也加入了CBA联赛。至于选择CBA的原因,主要是薪酬待遇较为丰厚,同时赛程安排相对紧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干扰到球员们如果NBA恢复比赛,能够迅速重返赛场的情况。

史密斯当年在得分领域确实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统治力,他在32场比赛中,场均贡献了34.4分、7.4个篮板、4.1次助攻、2.5次抢断,还有场均1.1次扣篮,多次献上高分盛宴,简直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在这32场比赛中,他更是有10场比赛得分超过40分,其中4场更是达到了50分以上,更有一次单场狂砍60分,仿佛无人能敌。


当时的情况值得关注,JR·史密斯在比赛中的态度确实不佳,尽管他个人技艺高超,然而他不止一次在场地上采取了明显的肘击行为,这种做法显然是对对手的不尊重。即便如此,他甚至对队友和球队缺乏应有的尊重。在NBA宣布结束停摆后,他急于返回美国打球。在为浙江队效力的最后13场比赛中,他的战绩仅为3胜10负,胜率低至23%,成绩远逊于以往。尤其是在最后两场比赛中,他的场均得分更是降至21.5分,比赛态度极为消极。
与对比,JR·史密斯在为浙江队出战的头19场比赛中,取得了12场胜利和7场失利,胜率高达63%。这样的胜率差距高达40%,充分体现了JR·史密斯当时的心态。为了重返NBA,他甚至不惜牺牲职业道德,故意在比赛中输球。

评价JR·史密斯为中国乔丹并不恰当,虽然他的个人能力或许存在一定争议,然而在职业态度和带队成绩方面,他并未达到应有的标准。即便将他的32场比赛成绩汇总,总胜率仅为15胜17负,不足五成,这样的成绩显然不佳。即便他场均能贡献35分,也无法掩盖团队整体表现不佳的事实。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单凭个人数据并不能说明一切。
(林小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