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亦称英超,自2004年起由巴克莱银行担任赞助商,故更名为巴克莱超级联赛,该赛事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并且是收入最为丰厚的足球联赛之一。许多人对它的评价极高,甚至将其视为全球最顶尖的足球联赛。
作为广受认可的足球赛事盛地,同时也是国内最为重要的媒体传播渠道,央视为何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未曾对英超比赛进行过现场直播呢?
将时光倒流至2002至2003赛季,那时我国球员李铁和李玮峰加入了埃弗顿队,而孙继海则效力于曼城。当时,央视曾对英超赛事进行过转播,然而,仅仅经过一个赛季,央视便宣布终止了与英超的合作关系。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那一年,似乎是2004年,央视与ESPN签订了一项转播英超的协议,节目预告已经公布,甚至黄健翔也坐在电视机前准备解说。然而,当大家打开电视时,却发现并非英超,而是德甲。比赛开始前,黄健翔还向观众致歉,并解释称ESPN在转播当天突然通知取消转播。原来,尽管已有协议,但由于细节未达成正式合同。后来得知,原因是ESPN坚持要在画面中展示台标,而CCTV则坚决反对出现ESPN的台标,最终导致双方谈崩。
引自知乎网友“沈晓波”
有人认为这与英超的比赛时间与德甲、意甲的比赛时间存在冲突有关,诸如此类。然而,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还是在于转播费用的问题。
谈到英超的转播费用,还需要先扒一扒英超的历史:
1992年2月20日,英超正式诞生,它的前身是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其成立的根本目的在于筹集资金。当时,众多英国足球俱乐部正面临严重的财政困境,与欧洲其他顶级俱乐部的差距日益拉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英格兰17家顶级俱乐部于1991年7月17日共同签署了一项协议,这一协议后来成为了英超成立的基础。新设立的顶级联赛在运营上将与足总和足球联盟分离,英超将独立拥有谈判转播权和赞助商的权限。1992年,甲组所有俱乐部集体从足球联盟中退出,并在同年5月27日共同成立了新联赛,其总部位于兰开斯特门。
英超的设立初衷在于解决资金难题,而电视转播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断言,若非电视转播,英超今日之盛况将无从谈起。其首个合作伙伴便是天空电视台,与该台的初次合作既大胆又取得了成功。当时在英国,付费电视尚属新兴事物。然而,得益于天空电视台的营销手段、英超联赛的高水准赛事以及公众对足球的狂热追捧,英超的转播费用持续攀升,最终为俱乐部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英超的转播费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英国本土的转播费用,二是海外转播费用。在英国本土的转播费用中,除了直播费用之外,还包括了BBC、ESPN等媒体播放的精彩集锦所带来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也被纳入了本土转播费用的范畴。根据公开报道,每个赛季的转播费用情况如下所示: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大致得知,在01至04赛季,英超的海外转播费用达到了1.78亿英镑,而到了04至07赛季,这一数字上升至3.25亿英镑,转播费用几乎增加了一倍。与此同时,央视与英超的合作关系也大致在同一时期宣告结束。
我们了解到,在2001年至2007年期间,英超联赛在中国地区的转播权由ESPN持有,其中2001至2004赛季的转播权为亚洲地区独占。ESPN作为一家境外电视台,其节目内容无法直接在国内播出,因此只能将赛事转售给国内的电视台,并与地方电视台展开合作,通过英超赛事的版权来换取广告播放时间。当时地方电视台播放英超联赛,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广告,从这个角度来看,ESPN在广告资源方面的空间确实是有限的。
新浪体育报道指出,在2004年9月12日凌晨,观众本可通过CCTV5观看到英超联赛第五轮朴茨茅斯主场迎战水晶宫的赛事,然而遗憾的是,央视并未如约播出,取而代之的是德甲门兴格拉德巴赫与不莱梅的比赛录像。这一意外事件发生在9月10日中午,ESPN突然发布通知,明确拒绝央视在新赛季对英超联赛进行直播。此前,央视与ESPN仅就英超转播达成初步协议,尚未签署正式合同,故此在新赛季,CCTV5遗憾地未能获得英超直播权。此后,央视不仅未对英超赛事进行转播,对于相关新闻亦未曾涉及。《天下足球》节目甚至已经取消了英超相关板块。由于缺乏英超联赛的比赛,央视体育频道的热门节目《天下足球》实际上变成了西甲、意甲和德甲三国之间的较量,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众多球迷对《天下足球》节目内容不全面的批评。

央视在对待英超问题上持有自己的谨慎态度和信心。传闻中,当央视考虑与英超续签下一赛季的比赛转播权时,英国方面提出了两项不同的提议。
央视独享了中国大陆的英超转播权,然而其报价却异常高昂。与此同时,英超的比赛时间与欧洲其他主流联赛并无明显差异,这可能导致时间上的冲突。当时,意甲联赛异常火爆,央视亦持有意甲的转播权。在已经拥有意甲转播权的情况下,过高的报价对央视而言实难接受。
该报价较为低廉,然而英方仍有余力向我国大陆的其他电视台和网络服务商推销版权。这种做法对于通常只追求独家或最佳转播权的央视来说,是难以容忍的。作为国内最大的转播机构,并且拥有最多体育赛事观众的央视,对尚未在我国流行但颇具“狂傲不羁”之气的英超实施“封杀”,这在情理之中。
江和平,央视体育频道的负责人,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我始终感到困惑,英超为何能卖出如此高昂的价格?尽管地方电视台也在播放英超,但收视率始终不尽如人意;同时,网络平台也在直播英超,但每场直播的观众数量也只有2000人左右。既然观众不多,为何还要投入大量不必要的资金去转播英超呢?”
重磅消息传来,2015-2016赛季的英超联赛将于8月5日拉开帷幕。央视体育频道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令人鼓舞的消息:新赛季英超赛事将登陆央视平台。届时,央视将在周末时段为您转播精彩的英超比赛。
(图为央视转播英超截图)
那么,为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停止转播英超长达12年之后,会降低姿态,再次开始播出英超赛事呢?据了解,英超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在2001至2007年间,ESPN作为版权持有者,采取了与地方电视台合作的方式进行转播。
在2007至2009年间,天盛公司作为版权持有者,采用了付费观看的转播方式,而自2008年起,这一模式转变为将版权出售给地方电视台,从而实现对用户的免费播放。
2010至2016年间,新英体育担任版权持有者,其转播权分别出售给了PPTV、乐视网以及若干地方电视台,实行了免费与付费相结合的播放模式。
目前我们尚无法确切知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英国新英体育在获得英超联赛授权的过程中所承担的具体费用,但这一数字恐怕不会小。那么,作为一家规模庞大的媒体机构,央视为何愿意降低姿态,选择与相对较小的英国新英体育合作呢?
如今,我们已不再生活在央视独霸天下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进步,它正逐渐显示出超越传统电视媒体的趋势。作为观众,我们拥有用“眼”投票的权利,这种力量足以迫使曾经高傲的央视等媒体放下身段,转而迎合观众的喜好。
再者,我国民众对版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尽管盗版现象依然存在,但众多用户已逐渐倾向于为优质内容支付费用。
第三,媒体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以体育赛事为例,PPTV以2.5亿欧元的价格购得了西甲五个赛季的全媒体转播权,乐视体育成功获取了400余项赛事的版权,腾讯以31亿人民币的价格获得了NBA五年的转播权,新浪体育则专注于CUBA赛事。此外,这三家媒体还共同从新英体育那里取得了新赛季英超的转播权。可见,各方在赛事版权的争夺上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随着央视降低姿态踏入竞技行列,身为球迷的我们将会感到无比欣喜,再也不必忍受观看《天下足球》时如同观看“三国演义”般的纷争场面了。